還是白小白: 『轉錄』從網誌(Blog)現象看數位出版發展

網頁

2008年6月8日 星期日

『轉錄』從網誌(Blog)現象看數位出版發展

空白
[轉錄於此 http://blog.pixnet.net/th58810/post/3980259]
空白
貓頭鷹出版社/副總經理 陳 穎 青

    數位出版相對於傳統出版,仍然是一個非常新的概念,它的技術、外觀和商業模式,至今仍在不斷變化之中。由於數位出版所依託的媒體,建築在高科技的電腦資訊產業上,因此這個領域幾乎可說是瞬息萬變,只要資訊產業的軟硬體有了世代更新的變化,數位出版的大勢也會隨之轉變。

數位出版簡史
  八○年代,隨著電腦功能日益強大,數位出版的議題開始浮上檯面,成為資訊業者及傳統出版業者共同關注的焦點。

  早期的數位出版,對資訊業者而言,重點就只是「把書變成電器」,其中大家最關心的便是「拿在手上的、可以閱讀的『那一本』」,現在我們稱之為電子書閱讀機的東西。然而不論是硬體解析度問題,或者內容的授權問題,很快就發覺,早期的電子書是一個根本尚未成形就已經破滅的泡沫。

  繼之而起的數位出版,焦點轉向了「內容」,光碟 Title 曾經在九○年代橫掃世界,業者製作內容,銷售光碟片,顯示或播放則仰賴讀者家裡現成的個人電腦。光碟書產業也曾經紅極一時,可惜到了九○年代後半期,一個全新的傳播媒體興起,打斷了光碟書的演化機會(現在光碟幾乎只剩下幼教軟體和搭配雜誌贈品的一點市場了)。

  全球資訊網( WWW )興起,提供了傳統出版業者更寬廣的出版技術與傳播形式。活力更充沛的媒體出版集團,開始加入數位出版的戰局,報社、雜誌社紛紛上陣。甚至許多網路原生的媒體也出現了。美國最有名的例子是時代華納集團的 Pathfinder ,台灣的例子則是詹宏志催生的「明日報」。

  這一段時間正是網路泡沫最眩惑人心的時刻,風險性資金簡直是不計風險地拚命投入。有人甚至扭轉經濟學鐵律,把本益比改用「本夢比」來詮釋,誰吹的牛皮最大,誰做的夢最美,誰就能拿到最多的挹注資金。

從技術角度看網誌( Blog )現象
  描述這一段數位出版史,是為了給網誌現象一個解釋的背景。網誌可以有純技術的角度,也可以有傳播媒體的角度。從技術的角度看,網誌是一種軟體工具,協助個人發布他的創作。由於早期網站建構非常困難,更新網頁尤其麻煩,因此網站幾乎都是團體、組織或公司的天下,只有他們才有能力(金錢和人力)建置、架站、更新和維護。

  網誌的興起,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,它降低了一般使用者發表文章甚至建置網站的技術門檻。不論是集合式的網誌社群(如台灣的「無名小站」及國外的 Blogger.com 等),或者是個人獨力架設的網誌,基本上建置完成以後,使用者就不需再分心照顧寫網頁、安排位置、調整外觀等「技術性」細節。寫完發表後,所有事情都由程式自動料理。因此網誌使得想要擁有「我的首頁」,變成非常簡單。

「簡單」解放了發表慾
  由於擁有一個首頁是那麼簡單,所有的建站、技術、頻寬,全都不用再煩惱,你甚至連一毛錢也不用花,就可以申請免費的網誌,所以任何有一點想法想分享,有話想說的人,也都開始成立自己的網誌。

  有人把網誌當成網路上的日記本,有人當成知識管理的平台,有人直接在上面發表創作-文學、攝影或者手工藝品等;也有公益團體用網誌發布消息。有些公司用網誌作為與消費者互動的站台,大部分的網誌開發者就直接用自己的網誌作為官方網站,記錄開發過程,甚至成為開發文件的彙整資料庫。

  不過從網誌發展的角度而言,商業公司使用網誌,並不算太重要的現象,因為商業公司向來不缺架站程式,網誌只是一個更便利、互動性更強的架站選擇而已。

  網誌最重要的價值,應該還是對個人以及弱勢團體的便利和傳播優勢。程式通常有自動的引用和記錄誰來引用的功能。網誌程式另外還支援一種稱為 RSS 的規格標準,讀者因此可以「訂閱」某個網誌的「新聞」(就是該網誌最新發表的文章)。

  然而這只是工具,工具並不會自動產生讀者。這時傳播媒體的現實,就開始浮現了。

  有人說網誌就是在網路上寫日記,既然是日記,就不用管有多少人看。但是網路日記和真實生活的日記其實是非常不同的事。你的紙張日記本上面,寫滿了你跟你自己的對話,你幾乎可以很確信,不會有第二個人來看,你甚至會努力把日記本藏在特別隱密的地方,避免被人發現。   網路卻不同。網路幾乎是個不設防的世界,幾乎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阻擋搜尋引擎或網路駭客的刺探。在網路上書寫,你常常不自覺就會跟讀者對話,你是為讀者而寫的,你希望有人來看,而且越多越好。

  許多網誌作者隱然都有如下的焦慮:我寫給誰看?誰要來看?有多少人來看?我怎麼把人引導過來我的站,看我發表的文章? 即使在網路上也一樣有發行問題

  所以即使是個人網誌,也同樣有流量問題,如果我們對應到傳統媒體,這其實就是不折不扣的發行量問題。

  商業媒體靠發行量取得廣告收益,個人網誌一樣要靠發行量來取得某種作者重視的價值,那也許是影響力、也許是人際友誼、也許是某種成就感。只有極少的作者宣稱他們的網誌是寫給自己看的,可是他們仍然把網誌放在公開的網路上(某種程度的暴露狂?)。

  讀者並不會因為某個網誌「可存取」,因此就會前往拜訪,以一般公認是網誌前驅型態的明日報「個人新聞台」為例,數萬個站台,流量大的仍然是少數,許多站台作者不斷開發各種增加流量的辦法,因而只從技術角度看,網誌架站雖然簡單,但是架了站,跟成為傳播媒體,發揮影響力之間,尚有一段非常遙遠的距離。

「網誌疲乏」
  另外一種常見的焦慮出現在網誌作者中,就是「我要寫什麼」?這實在是很現實的問題,通常個人網誌,都是作者自以為有話想說,因此架設網誌。

  可是網誌跟紙本日記畢竟有個根本的差別:私人日記可以亂記,可以不知所云,可以半途而廢;網誌卻很微妙,網誌是公開的,你的記錄(或不記錄),理論上,大家都看得見。

  因此,當你發覺定期貼文有困難的時候(沒那麼多靈感),當你發覺沒有讀者的時候,當你發覺說了半天這個世界一點也沒有改變的時候,網誌作者會開始產生疑惑,辛辛苦苦寫網誌,到底所為何來?「網誌疲乏」就出現了。

人人都是出版家?
  麥克魯漢在上個世紀曾經預言「人人都是出版家」的時代終將到來,現在看來,技術上這個預言幾乎已經實現了,只要你想,你就可以成為出版家,讓你的作品上線,人人都可以看得到。可是現實比這個還麻煩。

  人人都「可以」看得到,不代表人人都「願意」來看。如果網誌沒有讀者,還稱得上是「出版」嗎?傳統的出版建立在「製作+發行」的機制上,如果只有製作而無發行,那麼那個出版單位很快就會崩潰,因為紙本製作需要龐大的資金,如果發行打不開,資金無法回收,傳統出版就不能成立。

  在數位世界上,現在我們有了幾乎不需要任何資金的出版機制-網誌,可是發行量(或流量)問題,仍然是如影隨形地附身其上。

  表面上網誌程式突破了「守門人」的約制,但當人人都可出版的時候,一百萬,甚至一千萬個網誌站台,變成另一種意義的守門人,站台太多淹沒了單一站台可以被大眾注視的機會。這時候有出版也等於沒出版。因為沒有多少人知道你的站台。

  對傳統出版業者而言,這個消息不見得是壞事,因為過去他們之所以擁有出版的力量,之所以擁有「守門人」的權威,不(只)是因為他們資本雄厚,而是因為他們知道哪些東西有市場,出版以後資金可以回收。換句話說,他們懂得發行。現在資金難題似乎消失了,但發行問題還在。

  所以,當網誌風潮浮現的此刻,我們都可以從中再反省出版的本質是什麼?無論是商業網站或個人網誌,人人都需要讀者。商業網站需要讀者支付會費或維持廣告點閱的流量,個人網誌則需要讀者的精神回應、支持或論辯。

  技術問題反而是最微不足道的,因為網誌會越來越方便,功能會越來越強大,入門門檻會越來越低,使用者會越來越多,甚至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專屬網路空間……這些都不難,難的是你要拿這個空間幹什麼?你如何維護更新?你如何獲得精神上或物質上的報酬,以便維持長久經營的動力?從這個角度看,個人網誌作者面臨的困難,其實比商業網站更麻煩。

  網誌看來是一次出版權力的解放,可是這個解放並沒有讓我們立刻進入一個「美麗新世界」。對出版產業而言,網誌可以類比於紙面出版的排版軟體( Quark 或 PageMaker ),好用,但是不等於用了,以後你就成功了。

< 轉自行政院新聞局 >

沒有留言:

ANALYSIS